欢迎来到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环境•新视野②|从源头到龙头,一滴水如何流入寻常百姓家?
专栏:集团新闻
发布日期:2019-09-09
阅读量:7542
作者:admin
收藏:
这一年间,全市各区镇动工兴建自来水工程53宗。中山供水事业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经过改造后的供水管网,入户水质明显转好,供水水压显着提高,水黄、爆管情况显着减少,管网漏损得到控制。

      浩浩西江水,流进珠三角区域后形成密布河网。在中山1783.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错纵横的水溪支流带来丰沃水土,滋养出了人杰地林的香山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逐水而居,依水而建,与水共生。而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安全利用是城市崛起的根本性问题。1959年,中山第一家供水厂——石岐自来水厂成立,在数十年的风雨兼程中,中山的自来水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自来水不自来:继往开来的中山供水事业
      自来水本不自来, 其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供水事业传承者的努力与坚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山面临着供水量不足的难题: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中山年用水量逐年递增。
      对于当时生活在老城区的居民来说,日常用水有许多困难。在用水高峰期,自来水只能供至3楼,6楼一般要到深夜11点后才有水。巨大的供水量缺口已严重影响城市工商业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兴建大型水厂,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手笔。从1987年2月全禄水厂破土动工开始,中山全市的供水工程全面打开。这一年间,全市各区镇动工兴建自来水工程53宗。中山供水事业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中山公用集团旗下的中山市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日供水能力206万立方米,下辖11家水厂,占全市供水量的80%以上;“自来水休礼拜”的顺口溜和供水不足的问题,都逐渐成为了历史。


      自来水怎么来:一滴水如何流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全省首个率先完成村村通自来水的地级市,中山早已建立起了完善的现代化供水链条。从源头到龙头,一滴水如何流入寻常百姓家?
      从西江或水库等水源抽取的水,在水厂内经过沉沙、“混合反应”沉淀杂质等步骤,将水体恢复为清澈干净的原貌;经过过滤、加“氯”杀菌后,合格的自来水通过供水泵站加压输送到供水管网之中,经由供水管网送达市民家中。其中以长江水库为水源的长江水厂,是中山第一个应用供水自控信息化技术,实现“无人值守”的水厂,从水库抽水到沉淀杂质、再到过滤、消毒、自来水输送,整个过程由自动化系统控制,安全而高效。
      如今,承担着全市80%的供水任务和34%的污水处理任务的中山公用水务,铺设供水管网超过6500公里,供水服务覆盖全市25个镇区中的22个镇区。中山公用水务建立的从取水、制水、输水到终端客户服务的供水服务全产业链,将一滴滴干净的水输送到了超过70万家庭的水龙头。


      “放心水”喝起来:看不见的“地下工程”,看得见的水质改善
      为了让中山市民喝上“放心水”,中山公用水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多项重大供水管道建设工程及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善供水管网布局,改善供水水质和水压,保障供水安全,打通供水的“最后一公里”。近五年,“放心饮水工程”累计改造管网约798.8公里,惠及用户约11万户,受惠人口约33万人,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99%以上,水质问题投诉降幅达32%。经过改造后的供水管网,入户水质明显转好,供水水压显著提高,水黄、爆管情况显著减少,管网漏损得到控制。
      看不见的“地下工程”,给中山居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水质改善。2017年,中山市的“放心水”工程项目获评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中山公用水务还主动探索建立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运营维护的长效运行机制,2017年,按照“全额垫支、水量分摊回收”的思路,创新资金筹集模式,勇于承担比华利山庄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项目,打造同类项目改造样板,切实改善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


      继往开来,拥有多座大型现代化水厂、具备成熟先进的净水处理系统与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中山公用水务,5年来属下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超过99.5%。中山公用水务水质监测中心作为广东省供水行业第一个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单位,建立了制水班组、厂级化验室、国家级监测站三级检验监控制度,强化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全程监控和检测。
      为了让市民对水质安全更加放心,中山公用水务近期还推出了免费的水质上门检测服务。从2019年8月起,中山公用水务供水服务区域的用户可以通过“中山公用水务”公众号报名水质上门检测活动。综合考虑用户区域、供水设施等因素,中山公用水务将每月抽取12名用户,提供预约上门检测水质服务。此外,中山公用水务微信公众号会都会不定期公布水质检测结果,以期让中山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家庭自来水的水质状况,消除水质疑虑、增强用水信心。

【统筹】罗丽娟 孙霞飞 林本文 
【采写】廖瀚 伍杰 方虹桥

【图片】叶志文

上一页:环境•新视野③|中山公用水务硬核标签:点滴情真,不断创新
下一页:助力青春:2019雏鹰训练营正式启动